首页 / 新闻动态 / 内容

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了解一下

2021-12-21   北京中联广大建设有限公司

   十三五期间,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。十三五期间,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,共完成黑臭整治2862项,污染治理任务98.2%。

    目前,我国黑臭水体治理模式还有待探索。建议相关企业谨慎乐观,首先重视示范项目,结合当地自然地理、社会经济、人文习俗,探讨适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,体现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模式的特点。方法和技术路线可复制。易于推广的建筑和管理模式;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。

一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即将结束,治理模式正朝着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方向发展。

   根据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治理城市黑臭水体被列为重要内容。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2016年要大力治理城市黑臭水体。同时,根据2017年十三五国家城市污水治理回收设施建设规划,制定了国家控制黑臭水体的具体方案,制定了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。年底全市黑臭水体治理2862处,清污率98.2%。

   治理一般包括:调查、规划编制、项目实施、监测评价、长效管理五个阶段,一般为EPC模式和PPP模式,其中EPC模式约占70%,大型项目更多采用PPP模式。这类项目毛利一般在30-40%之间。比如南宁市内河黑臭水治理PPP项目中,界首市黑臭水治理PPP项目毛利率为30-40%。

  目前,许多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仍以终端治理为主。主要措施是切断黑臭水体,直接排放污水,然后排放到市政管网,短期内可以消除黑臭水体,但仍无法治愈。因此,越来越多的黑臭水体项目被包装到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中。由于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般包括城市污水治理、污染源、城市垃圾治理等后期业务项目,如智能系统,可从源头减排、过程控制和终端治理三个方面入手,有利于解决治理后复发等问题;项目包装后污水治理成本稳定。垃圾治理收入;经营实力强,规模大,对企业更有吸引力。

二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还处于起步阶段,存在三大问题:底数不清、原因复杂、协调困难。

 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已进入最后阶段,农村黑臭问题也开始得到解决。生态环境部、水利部联合发布《关于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指导意见》,到2020年完成试点示范工作,到2025年形成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模式。2035年,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。目前,全国各地正在积极开展农村黑臭调查工作,行动迅速:截至2021年6月底,已有5个省市公布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情况,发现农村黑臭水体1989条,已有12个省、市、县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的目标已经确定,其他7个省、市正在准备中。据估计,如果上述目标能够如期实现,十四五期间,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市场将保持每年36.1%的复合增长率,2025年将达到724亿元的收入规模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三大问题,我国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模式有待探索,建议相关企业谨慎乐观,避免盲目跟进。

1.底数不清。

  目前,我国农村大部分黑臭水都是封闭的,自净力差,季节变化明显丰水期,雨季多雨,坑塘有水,冬春干燥,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清理。

2.原因复杂,城乡差异大。

  城乡污染源可分为点源污染、面源污染、内源污染等污染。然而,所涉及的具体污染源却大不相同。例如,在进行面源污染调查时,城市包括城市雨水径流、冰雪融水和畜禽养殖废水,但农村地区包括种植面源。垃圾和漂浮物分散繁殖。由于污染源的复杂性和差异,城市黑臭水体不能完全应用于黑臭水体。

3.很多部门很难参与协调。

 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涉及县、县、市、区、乡、村等部门的协调,部门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渠道和机制。整改后,由于水体的长期管理机制不明确,很容易再次发生水治理。

三、建议相关企业先抓后抓,先抓示范。

  根据2019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《农村黑臭水治理指南》,农村黑臭水分类管理试点,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,由市、县主管部门申请,初审后报省主管部门,由省主管部门组织评审,择优推荐。报告提交给生态环境部、水利部和农村部。计划2019年至2020年,根据当地自然条件、经济发展水平、污染原因、前期工作基础,筛选30-50个试点示范县,2021年至2025年进行试点示范安排。

  本文综合考虑了上述三个难点,结合项目筛选标准的示范,提出了这些问题的重点。

1.政府重视。示范项目往往是在政府推进的黑臭水治理机制下进行的,各部门可以密切配合,形成合力,确定领导责任部门和实施主体,提供组织政策保障,做好监督评价,开展试点示范。

2.特点突出。试点地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繁重,水环境敏感。

3.基础良好。城市生活污水示范点所在地区有一定的治理基础,可与农村振兴相结合。农村综合治理、美丽农村建设等相关工作应综合考虑。

4.该计划是可行的。总体规划思路清晰,可以定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污染原因,提出治理目标、对策和技术路线。

  此外,我们还建议相关企业可以结合农村自然地理、社会经济、文化习俗等,探讨适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,反映农村黑臭水的特点。方法和技术路线,可复制。易于推广的建筑和管理模式;农村黑臭水治理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。